IMG20200206073246.jpg  

 

      《佶米》、《小孩的家》這兩間學校,我沒參觀過,無意間在臉書社團看到有媽媽分享,覺得很符合我心目中的學校,當初我只有找北屯區,幾乎沒研究北區,原來還有這樣不同類型的小型學校,有問過原po,原po同意分享。

 

ps1~幾個月前,有一次帶兒子去公園散步,無意間遇到很久沒見過的朋友,而朋友身邊還帶著他的朋友,聊開之後才知道,朋友的朋友就是"小孩的家"的園長,真是巧。那是我第一次聽到"小孩的家"這間幼兒園。

 

ps2~《佶米》有網友有不一樣的聲音,所以我持保留態度。

 

ps3~上圖是斯里蘭卡的學校

 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 

      我先說都找「小學校」跟「英文課不多」的學校,小學校,家長跟老師園長的互動比較緊密。基於我以前大學當英文課輔的打工經驗,還有我問了一些在教安親班美語跟當大學系英文助理教授的同學們,以及實地參觀以美語教學為主的學校,得到的結論就是幼兒園上英文課非必要。

 

《佶米》

 

小學校,全校大概30個小朋友。

 

學校採蒙特梭利教學,從語文邏輯到生活教育都有。基本的像是綁鞋帶、扣扣子,比較難的像是數學的加減法或是乘法除法。當時去看到一個小女生自己配對注音貼紙跟動物圖卡,教具看起來像是老師自己做的,很漂亮也很用心。

 

早上參觀時間是小孩工作的時間,我在那邊待一個多小時,感覺得到小朋友很專心也很自律。老師對小孩也都是客客氣氣的,沒有大聲講話。廁所很乾淨、通風。菜單很健康,沒有甜食零食或是人工添加物過多的食品。小孩一個禮拜有一次音樂舞蹈課,請外面的老師來上課。除此之外,遇到節日,像是端午節元宵節,學校老師會帶小朋友一系列的活動,用繪本介紹節日、用不織布綁粽子、帶小朋友搓湯圓。園長說他們很重視文化傳承、生活美感。也希望可以多給小孩一些不同的體驗。

 

一個有一天家長可以陪小朋友上課,看看環境同學跟老師教學方式還有教具,參觀的時候每間教室都有去,我有點一下老師跟小孩的數量,沒有發現超收。

 

 

《小孩的家》

 

這間會用比較多文字敘述,他的教學方式比較不一樣。去參觀的時候園長都會先消毒,告知家長小孩上學就是來玩的,這個說法對也不對。

 

師生比1:5~6

 

採混齡教學

 

老師設計課程的綱要:身體動作與健康、認知、語文社會情緒、美感。剩下的細節內容教什麼,很多是小孩上課的時候跟老師提意見、同學彼此討論,透過表決,決定下一周老師要上什麼課。這個發表意見、討論、表決,主動跟老師要求要學什麼的方式會不斷的出現。

 

曾經有小朋友說他要學摩擦力,老師準備超多教具,各種材質、形狀、坡度的教具給小朋友實作。老師教、自己學、最後的ending一定是實作(解決問題)。

 

學校有很多主題角落,有積木區、益智區、美勞區、家家酒區、閱讀區....,上不同的課就去不同的角落。下午4:30之後是自由選擇時間,小朋友可以選擇去哪個角落,包括去院子玩,都會有老師陪。

 

我去參觀的時候是自由選擇的時間,有小朋友在玩醫生跟病人的家家酒,玩偶當病人。有人在玩摩擦力教具、畫畫、看書、在戶外玩鬼抓人、找小瓢蟲。

 

學校每個禮拜會發課表、菜單,家長可以依據這個跟小孩聊上課學什麼、用餐吃什麼,學校也歡迎家長到教室裡面來看看小孩學什麼甚至跟小孩一起玩。

 

這間學校我看過兩次、打電話詢問過細節三四次,我的感受是園長非常的有耐心。裡面的小孩很有活力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