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作品名稱:在原野漫步的小紅魚
2. 創作意念:好想放假出去玩...
3. 創作媒材:臘筆、水彩、壓克力原料。
4. 創作元素: (1) 色彩: 顏色以對比的方式來表現,如背景以綠色為主來呈現,而視覺主題焦點(小紅魚)則以紅色呈現,強化主角與背景之間對比的關係與效果。 (2) 造型: 葉子的造型雖然有大有小,基本上卻是統一的,以美的原理原則「統一」來看,統一是指可在同一畫面中,尋找一個各部分的共通點,以之來統率畫面,使畫面不致於七零八落、散漫無章。 (3) 構圖: 在構圖方面則是使用美的原理原則中的「反覆」(又稱為「連續」),是指將同樣的形狀或色彩重覆安排放置的意思。一般而言,反覆的視受形式較有秩序性,予人單純、規律的感受。 5. 創作過程: (1) 鉛筆手繪成創作原圖。 (2) 蠟筆描邊。 (3) 水彩上色。 (4) 用壓克力原料畫小紅魚。
1. 作品名稱:漫步在森林裡的小紅魚
2. 創作意念:
(1)以超現實的方式來傳達創作主題,小紅魚穿梭在五彩繽紛的森林裡,象徵魚缸外的世界是令人眼花撩亂的,隱喻外面的世界充滿了許多驚奇的事物。
(2)樹木的造形設計各具特色,除了可以藉此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之外,由另一方面來看,因為樹木的造型變化較大,所以小紅魚以簡單的造型以及鮮豔的紅色出現,才能達到突顯主題的效果。
3. 創作媒材:臘筆、水彩、壓克力原料。
4. 創作元素:
(1)色彩:
以高彩度的色彩為主,主要是因為高彩度較能吸引小朋友的注意。 由兒童色彩心理學中得知,兒童喜愛明亮的顏色,而討厭灰暗色調。他們能夠憑個人的直覺,選用強烈的對比色,以鮮明的色彩突顯出主題。男、女生比較起來,女生更喜愛色彩的裝飾性,而男生則對形狀變化則較感興趣。
(2)造型:
主角小紅魚的以簡單俐落的造型出現,飄在半空中則呈現飛翔的輕盈感。五棵樹木的樹幹上則分別以不同的造型出現,但是粗細以及 排列方式是近乎統一的。
(3)構圖
以完形心理學的「相似律」來說,即使樹幹上的花紋造型不同,樹幹整齊排列仍然可以造成群化的效果,能夠營造森林的感覺。
5. 創作過程:
(1) 鉛筆手繪成創作原圖。
(2) 蠟筆描邊。
(3) 水彩上色。
(4) 用壓克力原料畫小紅魚。
留言列表